据Phys.org援引《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研究称,恒河正经历近130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这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社会经济后果,并因水资源分配问题加剧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紧张。
印度甘地纳格尔理工学院和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发现,1991年至2020年期间,恒河的干涸程度比16世纪最严重的干旱还要严重76%。该河流总体上变得更干旱,干旱发生频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
主要原因是人为影响,特别是印度洋变暖以及工业和交通产生的气溶胶污染大气,削弱了夏季季风。
为了重建1300年(公元700-2012年)的水流情况,科学家们利用了《季风亚洲干旱地图集》中的树木年轮数据,将其与现代观测数据相结合,并根据记录在案的干旱和饥荒进行了验证。
恒河是印度6亿多居民饮用水、农业和工业的关键来源。水危机的加剧可能会直接影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因为两国在1960年《印度河水协定》框架内就河流分配问题存在长期争议。
巴基斯坦多次声称印度的水电项目对其供水构成威胁。恒河水资源短缺加剧以及其他河流流域的相关变化,可能会在两国之间造成新的紧张局势。
研究作者呼吁:
改进气候建模,以考虑人类活动对区域的影响;
制定新的适应性水资源管理策略,以避免大规模短缺。
恒河在南亚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还具有文化和宗教意义。与此同时,该地区的水资源已然成为地缘政治竞争的焦点。气候风险加剧可能使该问题成为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冲突的又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