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news from Ukraine

Business news from Ukraine

乌克兰人对欧盟国家和英国的看法最积极,对中国和匈牙利的看法最消极——Active Group和Experts Club的研究

乌克兰人对德国、英国、挪威和法国的态度最积极,而匈牙利、中国、伊拉克和塞尔维亚则被列为评价最差的国家。Active Group和Experts Club分析中心在8月底进行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在8月底对800名受访者进行了代表性调查,考虑了性别、年龄和居住地区。误差不超过3.5%。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进行此类研究了,但这次我们根据经济标准选出了50个国家——乌克兰与哪些国家贸易最多,我们就问哪些国家。社会学家、Active Group公司创始人安德烈·叶列缅科周二在Interfax-Ukraine通讯社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据他介绍,研究表明,公众舆论对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区分。

“42%的受访者认为,乌克兰实现和平与欧盟的关系最为密切。近26%的受访者支持美国,13%支持英国。而其他大国,如中国、印度或巴西,实际上并不被视为有助于乌克兰和平解决问题的国家,”叶列缅科强调道。

研究公司Active Group的董事亚历山大·波兹尼补充道,从经济角度来看,乌克兰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中国、波兰、德国、土耳其和美国。

“同时,对这些国家的态度却大相径庭。例如,超过76%的乌克兰人对德国持积极态度,而对中国持积极态度的只有12%,持消极态度的则占40%。匈牙利的情况更为严峻,持积极态度的占16%,持消极态度的占55%。”

Experts Club创始人、Interfax-Ukraine通讯社副总经理马克西姆·乌拉金指出,乌克兰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存在经济失衡。

“2025年上半年,乌克兰对外贸易逆差达185亿美元,而2024年为124亿美元。也就是说,情况明显恶化了。特别是,仅与中国贸易逆差就超过70亿美元,与德国逆差20亿美元,与波兰逆差超过10亿美元,与美国逆差约20亿美元。”该专家强调道。

他补充道,乌克兰仍然是强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谷物、油料作物、金属,而从欧盟和中国进口的主要是机械、设备、运输、电子和化学产品。

“这再次证明,我们需要对经济进行深层次的结构改革,并实现对外经济关系的多元化。我们不能继续依赖少数供应商,”乌拉金指出。

同时,专家表示,社会学数据表明了一个悖论。

“从经济角度来看,对我们最有利的合作伙伴是埃及、西班牙、摩尔多瓦、阿尔及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但乌克兰人对这些国家大多持中立甚至负面态度。这表明,社会对这些国家的评价并非基于经济利益,而是主要基于政治声明或事件。”他补充道。

乌拉金总结道,经济与公众舆论之间的这种不一致可能会对乌克兰的外交政策产生长期影响。

“外国驻乌克兰代表机构——乌克兰的贸易伙伴——应该更加关注与乌克兰社会的工作,举办文化活动,支持人道主义项目,塑造积极的形象。否则,我们将继续面临这样的局面:该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同时被大多数公民负面看待,”Experts Club的创始人强调道。

详细了解研究

来源:https://interfax.com.ua/news/press-conference/1103619.html

 

, , , , , , , ,

欧元区第二季度增长0.1%——罗马尼亚领跑,爱尔兰为负增长

欧盟统计局(Eurostat)修订后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较前三个月增长0.1%,同比增幅为1.4%。这一数据与此前预测和分析师预期一致。

1月至3月,欧元区GDP增长更快,环比增长0.6%,同比增幅为1.1%。

欧元区各国第二季度GDP增长率排名(环比)

  1. 爱尔兰——下降1.0%
  2. 德国——下降0.1%
  3. 意大利——下降0.1%
  4. 荷兰——增长0.1%
  5. 法国——增长0.3%
  6. 西班牙——增长0.7%
  7. 罗马尼亚——增长1.2%

总体而言,4月至6月,欧盟经济增长0.2%,同比增长1.5%。

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和意大利表现温和下滑,而法国和西班牙则出现明显增长。增长最快的是罗马尼亚,下滑最严重的是爱尔兰。

这是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第二次评估,最终数据将于9月5日由欧盟统计局公布。

此前,信息分析中心Experts Club对乌克兰和世界经济前景进行了视频分析,详情请见视频——https://youtu.be/kQsH3lUvMKo?si=F4IOLdLuVbYmEh5P

 

, , ,

现代妇科:挑战、问题与前景——专访医学博士弗拉基米尔·捷列霍夫

Experts Club 的 YouTube 频道上,发布了一段与乌克兰知名妇产科医生、医学博士 弗拉基米尔·捷列霍夫 的最新采访,聚焦现代妇科学的主要挑战和发展趋势。这位拥有 15 年以上经验的医生分享了他对女性健康、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乌克兰和全球妇科未来的观察与见解。

访谈核心内容
延迟诊断问题:捷列霍夫表示,约 70% 的患者在疾病晚期才寻求医疗帮助,包括癌症、炎症性和激素类疾病。
生育健康下降:越来越多年轻女性面临生育能力下降问题,与生活方式、压力及激素紊乱密切相关。
预防的重要性:捷列霍夫强调,定期检查和筛查(如细胞学检查和超声)是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和卵巢癌等疾病的有效手段。
技术进步:他还谈到了微创手术、腹腔镜和新型诊断方法的发展。

据乌克兰卫生部和国际非政府组织数据,每三位育龄女性中就有一人患有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每年约有 4,500 例子宫颈癌被诊断,是该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全球范围内,世卫组织指出,每两位 30 岁以上女性中就有一位患有妇科疾病。尽管有疫苗和筛查机制,每年仍有超过 30 万人死于子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多达 10% 的育龄女性,不孕症则影响每七对夫妇中的一对。

捷列霍夫博士指出,妇科的未来在于新技术的整合、多学科合作、患者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数字化。然而,这一切都需要投资、改革和政府的支持。

观看完整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h20BZmI9g
点击订阅 Experts Club:
https://www.youtube.com/@ExpertsClub

, ,

过去30年全球鸡群数量增长情况——Experts Club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家禽养殖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规模最大的畜牧业。作为该行业的主力军,鸡已远远超出传统家庭副业的范畴,成为数十亿人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Experts Club的分析师研究了1990年至2023年全球养鸡业的变革,记录了该行业前所未有的增长和结构性转型。

“家禽养殖已成为新消费经济的象征:快速生产、低成本、适应全球需求。正因如此,鸡肉正在全球范围内取代其他肉类,”经济学博士、信息分析中心Experts Club创始人马克西姆·乌拉金指出。

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鸡的总数量估计为100亿只(以千只计)。这一数字当时已超过任何其他农业动物的数量。然而,真正的飞跃发生在2000年至2020年。到2023年,全球鸡的总数量超过290亿,即在30年内增长了近3倍。这意味着,如果以全球80多亿人口计算,地球上平均每人都拥有约3.6只鸡。

这种爆炸式增长主要归因于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经济效益。鸡肉是生产成本最低的肉类,与猪肉或牛肉相比,其饲料、水和养殖时间需求显著较低。在全球城市化、收入增长和饮食习惯变化的背景下,鸡肉已成为一种“万能”产品:在美国、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埃及等国家,鸡肉的消费量同样高。

除了经济因素,宗教和文化因素同样重要。与猪肉或牛肉不同,后者因伊斯兰教、犹太教或印度教的宗教禁令而受限,鸡肉在几乎所有传统中都被接受。这使其成为全球通用的蛋白质来源。 “鸡肉是一种折衷的蛋白质。它被普遍接受、价格低廉、流通迅速,因此成为 21 世纪的标准,”乌拉金强调道。

技术创新也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到2020年代,家禽养殖业经历了一场技术革命:自动化孵化器、基因改良的肉鸡、可控的养殖环境、生物安全和严格的质量监控已成为大型农业国家的标准。这使该行业的生产力显著提高。平均而言,肉鸡从孵化到达到商品规格的生长周期从70天缩短至42天。

从地理分布来看,中国、美国、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已成为最大的鸡肉生产国。与此同时,非洲国家国内生产正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其目标既包括保障粮食安全,也包括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然而,禽类存栏量的增长也带来风险。鸡只饲养密度不断提高,导致流行病学风险增加,尤其体现在禽流感疫情的爆发。此外,批评者指出动物福利问题、抗生素过度使用以及禽类养殖场甲烷排放过高等问题。

“现代家禽养殖业必须在生产效率与社会伦理要求之间找到平衡。这是该行业此前从未面临的新挑战,”马克西姆·乌拉金指出。

未来几年,鸡肉消费量预计将继续增长,尤其是在低收入国家,同时巴西、泰国和乌克兰的出口也将扩大。然而,替代蛋白质——植物性和细胞性产品——正逐渐进入市场,可能对家禽养殖业构成越来越大的竞争。

有关家禽养殖业趋势的详细分析及存栏量变化图表,请观看 YouTube 频道 Experts Club 的视频。

 

, , , , ,

乌克兰砖块市场在2024–2025年的简要概述——Experts Club分析

Experts Club对乌克兰砖块市场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一系列结论和预测。乌克兰砖块市场在2022年全面战争引发的破坏和衰退后,正逐步恢复。2024年,建筑活动有所增长,尤其是在住宅和基础设施建筑领域,这刺激了对砖的需求。

2024年,市场容量增长了18.5%。2024年上半年,生产量达到约2.49亿块,比2023年同期增长20.4%。2024年全年产量预计为5亿至5.2亿块,2025年预计为5.35亿至5.55亿块,同比增长7%。

乌克兰最大的生产商集中在该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由于2022-2023年的军事行动,东部地区的耐火砖厂被摧毁或停产,其中包括比洛卡缅斯基和齐莫吉尔斯基砖厂。

然而,传统砖生产的大部分产能得以维持或恢复至2024年。

进口

由于生产设施被毁和需求增长,乌克兰正在增加砖的进口。主要供应国:波兰

  • 捷克
  • 匈牙利
  • 进口

进口产品主要销往西部和中部地区,并用于高预算建筑和装饰。

市场份额:进口与国内生产

2025年估计:

  • 总市场规模:5.35亿至5.55亿块砖。
  • 乌克兰生产商~75–80%的份额。
  • 进口20–25%

这有助于弥补部分地区的短缺,并在重建期间维持建筑活动。

价格

  • 实心建筑砖:6000–9000 格鲁吉亚拉里/立方米(≈€160–240)
  • 装饰砖和陶瓷块:贵20–30%
  • 2024年,价格上涨了15-20%,这与物流、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有关。

Experts Club的预测如下:

  • 增长将至少持续到2028年。
  • 在形势稳定的情况下,部分被毁企业可能进行重建,出口可能增加。
  • 在面砖和耐火砖领域,进口依赖度将保持不变,甚至会加剧,除非国内产能得到恢复。

在乌克兰控制区运营的砖厂

在乌克兰控制区,有超过30家砖厂在运营,包括陶瓷砖、硅酸盐砖和熟料砖厂。其中最大的有:

  • Kerameya有限公司(苏梅)——大型粘土砖和面砖生产商,出口量成功增长至40%。
  • SBK-Romny(波尔塔瓦州)——年产陶瓷饰面砖约1.2亿块。
  • “利托斯”(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饰面砖和瓷砖领域的领导者。
  • LAND BRICK——超压饰面砖生产商。
  • ДЗСМ(第聂伯罗)——历史悠久的硅酸盐和陶瓷生产商。
  • Euroton(利沃夫州)——高品质的粘土砖和面砖。
  • 新亚历山德罗夫工厂(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该地区最大的陶瓷砖生产商。
  • Eurocegla(鲍里斯波尔,基辅州)涅米罗夫、巴萨、马洛托克马奇工厂等。

目前,这些工厂的产品满足国内建筑用砖需求超过70%。

乌克兰砖块的主要进口国

为弥补缺口并确保部分市场细分领域(耐火砖、粘土砖、装饰砖)的产品质量,乌克兰从以下国家进口产品:

  • 奥地利——维也纳贝格(陶瓷砖和粘土砖)。
  • 比利时和荷兰——范德桑登NV(装饰面砖)。
  • 捷克——手工艺品牌如Exberg。
  • 波兰、捷克、匈牙利——种类繁多的陶瓷砖和硅酸盐砖(无具体品牌)。

2024年,乌克兰砖块市场进入积极复苏阶段。国内生产占主要产量,但进口份额仍较大且持续增长。受损基础设施的重建、政府及国际基金的支持将继续刺激市场,价格将在2026年左右趋于稳定。

来源:https://expertsclub.eu/rynok-czegly-v-ukrayini-v-2024-2025-rokah-korotkyj-oglyad-vid-experts-club/

乌克兰人对南美国家的态度——调查结果

Active Group与Experts Club合作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南美国家中,乌克兰人对阿根廷的喜爱程度最高。根据2025年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8.4%的受访者对该国持完全积极的态度,另有29.3%的受访者持基本积极的态度。因此,阿根廷在该地区拥有最高的积极评价比例——34.6%。

 


巴西以33.3%的正面评价(6.4%完全正面,26.9%基本正面)和23.9%的平衡度位居第二。智利表现出了相当克制的同情:4.3% 的受访者完全持积极态度,15.1% 基本持积极态度,净支持率为 13.3%。
秘鲁、玻利维亚和乌拉圭的净支持率在 10% 左右或略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立态度比例相当高(70.5%),但玻利维亚的这一比例仅为8.6%。
哥伦比亚的情况更糟糕,该国是该地区平衡度最低的国家,为-4.5%。18.1% 的受访者表达了主要为负面的看法,远高于 14.6% 的正面看法。委内瑞拉也出现了负平衡,为负 2.1%,这主要是由于政治动荡和媒体上的负面报道。
乌克兰人对南美洲大多数国家的看法基本中性。在巴拉圭、苏里南、圭亚那和乌拉圭,中性态度的比例在 71% 至 74% 之间。这表明乌克兰与这些国家之间情感联系较弱,这些国家在乌克兰的信息领域中的存在感不足。
「拉丁美洲国家大多未引起乌克兰的积极关注,这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在中立程度较高的国家,存在开展外交、文化交流和塑造积极形象的空间,」经济学博士、Experts Club 创始人马克西姆·乌拉金评论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