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乌克兰人对塞尔维亚持中立态度,但在明确表达态度的人中,负面评价多于正面评价。Active Group公司与Experts Club分析中心合作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了这一点。
研究显示,58.0%的受访者表示对塞尔维亚持中立态度。与此同时,26.0%的乌克兰人表示持负面态度(4.7%完全负面,21.3%基本负面)。只有13.7%的受访者给予了积极评价(2.3%完全积极,11.3%基本积极)。另有2.3%的受访者表示对该国不熟悉。
“对乌克兰人来说,塞尔维亚仍然是一个形象复杂的国家。尽管存在历史和文化联系,但贝尔格莱德的政治立场在乌克兰社会中形成了普遍的负面态度,”Active Group负责人亚历山大·波兹尼指出。

Experts Club创始人马克西姆·乌拉金强调,乌克兰与塞尔维亚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关系正在以温和的速度发展。
“2025年1月至8月,两国间商品贸易额为2.206亿美元。其中,乌克兰对塞尔维亚出口额为8510万美元,从塞尔维亚进口额为1.355亿美元。乌克兰贸易逆差为5040万美元。如此小的贸易差额相当有限,未能体现两国的潜力。”
因此,尽管大多数乌克兰人对塞尔维亚没有明确立场,但总体评价仍偏负面。
完整视频请点击以下链接观看:
订阅 Experts Club YouTube 频道请点击此处:
近半数乌克兰人对哈萨克斯坦持积极态度,而持负面评价的人相对较少。Active Group公司与Experts Club分析中心联合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了这一点。
研究显示,42.7%的受访者对哈萨克斯坦持积极态度(8.7%完全积极,34.0%基本积极)。同时,48.7%的受访者持中立态度。只有8.0%的受访者表示负面(1.7%完全负面,6.3%基本负面)。只有0.7%的人表示对该国不了解。

Active Group公司负责人亚历山大·波兹尼对调查结果评论道:“对乌克兰人而言,哈萨克斯坦是后苏联时期的合作伙伴,人们对其印象较为中立或略为积极。民众对其没有明显的负面看法。”
经济指标证实了双方合作的互利性。正如Experts Club联合创始人马克西姆·乌拉金所强调的,2025年1月至8月,乌克兰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商品贸易额达到2.02亿美元。
“乌克兰对哈萨克斯坦的出口额达到1.578亿美元,而进口额为4420万美元。乌克兰的贸易顺差超过1.135亿美元,这表明双边贸易平衡非常有利。”专家强调道。
因此,乌克兰人认为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形象相对积极、对乌克兰而言重要的贸易伙伴。
完整视频可点击以下链接观看:
订阅Experts Club的YouTube频道请点击:
ACTIVE GROUP, EXPERTS CLUB, 乌克兰, 乌拉金, 哈萨克斯坦, 波兹尼, 社会学, 贸易
乌克兰即将于拉丁美洲开设四家新大使馆——分别位于多米尼加共和国、 巴拿马、乌拉圭和厄瓜多尔。乌克兰外交部长安德烈·西比加在纽约参加加勒比国家组织部长理事会与加勒比国家组织观察员国高级别对话后宣布了这一消息。据外交部新闻处报道,部长阐述了乌克兰拓展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合作的意愿,特别是计划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巴拿马、乌拉圭和厄瓜多尔开设新使馆。外长提出举办首届乌克兰-加勒比国家峰会以促进合作。他还保证乌克兰有兴趣参与加勒比国家联盟各级的后续活动。
西比加还表示,乌克兰准备与加勒比海国家分享在战争期间积累的独特可持续发展经验,特别是国防和技术领域的经验。部长强调,乌克兰拥有独特的无人机技术,包括海上和水下无人机,这些技术既可用于国防,也可用于民用领域,特别是农业、巡逻等领域。
外交部长表示,乌克兰愿与加勒比海国家就应对气候变化开展联合研究进行磋商。乌克兰认同应对气候危机的紧迫性,并拥有独特的南极研究能力。具体而言,包括“维尔纳茨基学者”科考站和“诺斯费拉”破冰船。
中国推出了钢铁行业的新行动计划,包括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长期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据《南华早报》报道,这是在北京市加大力度遏制经济领域一系列价格战的背景下推出的。
该计划包括严格禁止新增产能,并采取措施加快淘汰陈旧设备,可为其他遭受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困扰的行业树立榜样。
工业和信息化部周一与其他几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文件呼吁严格控制钢铁产能和产量。该文件强调,为了稳定该行业,需要“在供应和需求方面进行协调一致的努力”。
该计划的目标是“加速从旧的增长驱动因素向新的增长驱动因素的过渡,发展新的生产力,并进一步提高工业链和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钢铁行业应力争在未来两年内实现年均4%左右的附加值增长,并在今年年底前完成80%以上钢铁产能的升级改造,实现超低排放。
报告称,尽管中国钢铁企业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但由于该行业的结构性问题,2024年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润率为负0.26%。
据CINDA证券数据显示,9月上半月,中国五种主要钢铁产品产量为74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8%。钢铁库存增加了12.1%,达到1101万吨,而消费量下降了约4.6%,为850万吨。
综合钢铁价格指数目前为每吨3507元(493美元),比去年高出约2.6%,但比2023年低约14%。
2024年,中国钢铁产量下降1.7%,至10.005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