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析中心Experts Club对乌克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乌克兰对外贸易数据进行了分析。该分析基于官方海关统计数据,涵盖了乌克兰来自各大洲的49个主要贸易伙伴。研究发现了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关键趋势,这些趋势表明了该国国际一体化的深度。
中国仍然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总额接近90亿美元。这比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贸易额都高出三倍以上。波兰以超过 60 亿美元的贸易额位居第二,展现了其作为乌克兰进出口主要欧洲枢纽的稳定作用。德国以 42.8 亿美元的贸易额位居第三。
土耳其(42.5亿美元)和美国(28.6亿美元)也进入了前五名,这反映了乌克兰贸易关系的广泛地理分布。
欧洲国家在乌克兰的外贸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除了波兰和德国外,意大利、捷克、保加利亚、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也值得一提,它们都进入了前十名。高指标不仅表明了商品交易量,还表明了该地区物流和生产链的稳定性。
这也证实了乌克兰对外贸易导向逐步转向欧盟市场,特别是在开放免税制度、加入单一关税区以及从传统后苏联市场转向之后。
在亚洲国家中,中国仍然是无可争议的领导者,作为原材料市场和工业进口来源,它仍然具有战略意义。尽管土耳其是欧亚空间的一部分,但它通过灵活的政策和发达的黑海物流,正在积极巩固其贸易地位。
在其他亚洲国家中,韩国、日本和印度的存在尤为突出,它们正逐步增加与乌克兰的贸易量,尤其是在高科技和制药领域。
美国仍然是乌克兰在西半球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尽管地理上相距遥远,但美国仍位列乌克兰五大贸易伙伴之一,贸易额超过28.5亿美元。这表明两国在政治和国防合作之外,还存在着深厚的经济合作关系。
巴西和墨西哥也出现在总体排名中,贸易额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领域。
它们在乌克兰的贸易平衡中越来越活跃。特别是阿尔及利亚、埃及、突尼斯和利比亚对乌克兰的谷物、冶金产品和机械制造产品表现出稳定的需求。与此同时,非洲市场对乌克兰出口的潜力仍然巨大,在物流路线扩展和政治稳定的情况下,这一潜力可以实现。
2025年1月至6月乌克兰前十名贸易伙伴
排名 国家 贸易额(百万美元)
1 中国 8996
2 波兰 6043
3 德国 4279
4 土耳其 4249
5 美国 2859
6 意大利 2384
7 捷克 1641
8 保加利亚 1539
9 匈牙利 1526
10 罗马尼亚 1499
“最新的对外贸易数据不仅显示了乌克兰合作伙伴的地理多样化,还表明了乌克兰对融入欧洲和全球市场的明确关注。尽管安全形势复杂,乌克兰企业仍在继续拓展国际经济链,特别是在农产品、冶金和机械制造领域。与欧盟、美国的商品贸易额大幅增长,以及与中国和土耳其的强有力合作,表明乌克兰并未失去作为全球市场活跃参与者的能力,”Experts Club 创始人、经济学博士马克西姆·乌拉金指出。
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乌克兰对外经济联系的地理范围保持广泛。欧盟仍然是可靠的经济伙伴,中国保持着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而北美和亚洲国家正在加强其作用。非洲是一个有前景的方向,需要战略关注。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养猪业一直是全球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为人口提供动物蛋白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塑造了亚洲和欧洲的出口流,同时对全球流行病学风险保持敏感。Experts Club的分析师研究了1990年至2023年间全球生猪存栏量的变化。
“养猪业是一个经济与生物风险紧密交织的行业。在稳定的情况下,它非常赚钱,但一旦兽医或物流链出现任何问题,它就会立即受到影响,”经济学博士、信息分析中心 Experts Club 创始人马克西姆·乌拉金指出。
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生猪总数稳步增长,尤其是中国,已成为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城市化以及亚太地区对肉类的高需求推动了产能的扩张。到2010年代中期,该行业达到了顶峰:某些年份,全球生猪数量超过10亿头。这种动态反映了中国、越南、巴西、美国、德国和西班牙等国该行业的成功商业化。
然而,2018 年后,全球养猪业面临了近几十年来最大的挑战之一——非洲猪瘟(ASF)大流行。这场始于中国的疫情蔓延到数十个国家,导致猪群数量大幅减少。仅在中国,据估计就有超过 1 亿头猪被扑杀。这导致全球市场肉类短缺、价格上涨、饲料供应链危机以及国际贸易的重新定位。
“在非洲猪瘟的打击下,中国开始积极改革养猪业结构,从小型农场转向大型生物安全综合体。这影响了全球市场,因为对安全和可控肉类的需求急剧增长,”乌拉金解释道。
欧洲则面临着环境立法和动物饲养要求日益严格的压力。在荷兰、丹麦和德国,该行业不仅因疾病而萎缩,还因减少甲烷和硝酸盐排放的政治决策而萎缩。北美的情况保持稳定,尽管受到关税战的影响,尤其是美国与中国的关系。
目前,全球养猪业已部分恢复,但仍处于调整阶段。中国正在逐步恢复生猪存栏量,但基于新的原则——严格控制生物安全、遗传学和创新投资。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投资替代蛋白质——培养肉、植物性猪肉替代品,这给传统行业带来了长期风险。
“猪肉行业的未来是生物技术、可持续管理和兽医可靠性的结合。无法适应变化者将失去市场,”马克西姆·乌拉金总结道。
猪肉市场情况的详细分析和全球趋势的可视化——在YouTube频道Experts Club的特别视频评论中。
根据Active Group与Experts Club于2025年4月联合发布的最新社会调查数据,乌克兰人对南亚、东亚和大洋洲国家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受到青睐,而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则表现为负面或中性。
在该地区各国中,日本获得了最高好评——62.4% 的乌克兰人对其持积极态度,其中 26.9% 完全积极,39.1% 基本积极。其次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净评价均为 60.7%。在澳大利亚,23% 的受访者选择了完全积极的选项,在新西兰,这一比例相同,而两国超过 40% 的受访者给予「基本积极」的评价。
韩国15.1%的完全积极评价和34.6%的总体积极评价,净平衡为35.7%,虽然低于领先者,但仍然相当不错。泰国(36.4%的正面评价)和新加坡(33.8%)也凭借与旅游和经济发展相关的稳定形象,保持了相对较高的排名。
相反,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国以中性评价为主,超过 60%,这表明人们对这些国家了解有限或信息真空。所有这些国家的正面评价均未超过 10%。
尽管经济实力强大,但中国在乌克兰人眼中是该地区形象最差的国家之一:15.9%的人表示总体印象良好,但35.5%的人对中国的评价中性,负面评价为-23.2%。这反映了在 geopolitical 事件和信息背景下形成的某种不信任。
“特别有趣的是,即使是乌克兰重要的经济伙伴,如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乌克兰人的支持率也很低。这表明,乌克兰社会将道义支持置于实际贸易之上,不承认「中立」,除非伴有人道主义姿态,”经济学博士、Experts Club 创始人马克西姆·乌拉金评论道。
因此,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国家,通过文化外交、旅游营销和经济合作,在改善乌克兰对其的印象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ACTIVE GROUP, 专家俱乐部, 乌拉金, 外交, 社会学
根据调查结果,Active Group公司与信息分析中心Experts Club合作,绝大多数乌克兰人对圭亚那没有形成明确的态度——71.8%的人选择了中立。
8.8%的受访者表示持积极态度: 6.2%认为「总体积极」,2.6%认为「完全积极」。相反,只有3.9%的人表现出消极态度(其中3.2%认为「总体消极」,0.7%认为「完全消极」)。同时,15.5%的受访者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如此高比例的中立和’难以回答’的回答表明,乌克兰人对圭亚那的了解非常少。在乌克兰的信息领域,这个国家几乎不存在,因此人们对它没有明显的感情,」Active Group 联合创始人亚历山大·波兹尼(Alexander Pozniy)评论道。
由于该国在媒体上缺乏存在感,乌克兰人对圭亚那的态度大多保持中立。这是大众意识中地缘政治地图上「空白区域」的典型例子。
您可以点击链接查看研究报告。
根据 Active Group 和 Experts Club 的调查,33.8% 的乌克兰人对新加坡持积极态度(24.9% 基本积极,9.0% 完全积极)。中立态度占主导地位,占56.3%的受访者,而只有2.4%的受访者持负面态度。
还有7.5%的受访者无法明确回答,这可能表明乌克兰媒体对新加坡的报道有限。
「新加坡被认为是有效管理、经济奇迹和高品质生活的象征。它体现了没有多余政治喧嚣的现代化和发展。因此,人们对新加坡的态度大多是积极的,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Active Group 联合创始人亚历山大·波兹尼(Alexander Pozniy)指出。
对于乌克兰人来说,新加坡是稳定、动态发展和经济效率的典范,在批评声很少的背景下,人们对新加坡大多持积极态度。
您可以点击以下链接查看研究报告。